※缘聚久久※≡ 娱乐休闲 ≡『 久坛风云 』风云试杀帖总汇 → 试杀


  共有35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试杀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殇之静
  1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论坛游民 帖子:149 积分:249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10-4-29 11:06:28
试杀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0-4-29 11:39:04 [只看该作者]

《关雎》解读

 

这是《国风·周南》中的第一首。
朱熹《诗集传》记“周、国名,南、南方诸侯之国也。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,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甫始居其地……”;据郑笺记“周、召者,雍州歧山之阳地名,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”;在近人傅斯年的《诗经讲义稿》里,也称“《周南》《召南》都是南国的诗,并没有歧周的诗。南国者,自河而南,至于江汉之域,在西周下一半文化非常的高,周室在那里建设了好多国。在周邦之内者曰周南,在周畿外之诸侯统于方伯者曰召南”。这可见《周南》与《召南》这“二南”在《国风》中的重要地位。正如马融所述:“二南,国风之始,三教之首,王教之端。”

据《诗集传》有注:“关关,雌雄相和声也。雎鸠,水鸟,一名王雎,状类凫鹥,今江淮间有之。生有定偶而不相乱,偶常并游而不相狎。”所以睢鸠一直就被视作忠贞于爱情的禽鸟。古之儒者喜好把这一特征归类于“乐而不淫”,进而把全首诗推敲为“后妃贤德”,是解诗之残忍处。以一种公允性的观点来看,首句即采入浪漫多情的雌雄和声,很明显带着很纯美的爱情信息。这种爱情信息是世间之最美乐,这一点恐怕是当时那些守旧的儒者根本不敢想象也无从体会的了。学林如方玉润公在《诗经原始》中力排众议,注称《关雎》一诗“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也”,是很难得的。

一开篇就写得很妙。如同一篇乐章拉开,我们首先不是看到一对雎鸠的身影,反是听见了雌雄相和的鸣唱。我们再循着这声音望过去,才发现那河洲之上,真有这一对幸福的水禽呀。这在艺术上本身就是一种很微妙的表现手段。正如牛运震先生曾经评述:“只‘关关’二字,分明写出两鸠来。先声后地,有情。若作‘河洲雎鸠,其鸣关关’,意味便短。”
《毛传》曰:“窈窕,幽闲也。淑,善。”姚际恒有曰:“窈窕,字从穴,与‘窬’‘窝’等字同,犹后世言深闺之意。”但方玉润在《诗经原始》中颇不以为然,他说:“《毛传》训幽闲,幽或有之,闲则于窈窕何见乎?案:窈窕字虽从穴,然与‘便娟’等字对用,则仍是闺阁幽静之意,非窈窕即深闺也。脱却闺阁以释窈窕固不可,即竟以窈窕为闺阁亦岂可乎?”
关于“君子”的定位,据毛诗序,凡有六种用法,或为大夫美称,或为卿、大夫、士之总称,或为盛德,或为妇人称其丈夫。朱东润认为,“盛德之说,则为引申之义;丈夫之称,自为妻举其夫社会地位而言。”逑,毛传注“匹也”,即为匹配伴偶之意,后人多从之。
第一章意思就可以近似理解为:
一阵关关的动人和声传来,原来是那河地沙洲的一对雎鸠在歌唱啊。
那居于闺中幽静娴雅的好姑娘,真是君子的理想好伴侣呀。

据《集传》:“参差,长短不齐之貌。荇,接余也。”荇菜其实就是一种根生于水中而叶浮于水面的植物,可供食用。陆玑称“其白茎以苦酒浸之,脆美可案酒”,这里“苦酒”即为醋。《毛传》注“流,求也”,结果又被方玉润驳斥:“未闻流之训求者。且下即言求,上亦不应作流也。”此说甚有力。《集传》以为“左右”即“或左或右言无方也”,又注“流之”即“顺水之流而取之也”,近似可依。但方玉润又有力驳:“‘取之’二字,则又添出。案:流即荇菜之随水而流,‘左右流’言其左右皆流而无方也,正以起下‘求之不得’意。”是谓正解。
毛苌注:“寤,觉。寐,寝也。”《集传》亦称“或寤或寐言无时也”。
所以第二章意思又可以近似理解为:
那长短不齐的荇菜呀,在水中流着河流忽左忽右不安分地摆动着。
那娴静美好的姑娘呀,让人日日夜夜都在把她渴求。

按《集传》:“服,犹怀也。”因是在“求之不得”之后,故称“犹怀”,既云“怀”,又是“犹”也。
按《集传》:“悠,长也。”王安石有语:“悠者,思之长也。惟其以得淑女为乐,故其求之而不得,则哀思也。”《集传》又注:“辗者,转之半;转者,辗之周;反者,辗之过;侧才,转之留。皆卧不安席之意。”
注者尝以为《关雎》一篇,全用兴。从这里最可管窥一二了。方玉润在解“左右流”时已经发现其有“起下”之意思。此意何在?我们可以想见,那荇菜在河流中左右飘摆,而前去采摘的人只能跟着它左右去行动,可是、或左或右,总是因为流水摇摆的原因而不能得。正是从这一层意象中,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,这位男子在追求这个梦想伴侣之时,是何其的费尽心思却又左右不得得手了。个中情趣,油然而生。
第三章意思则可近似解为:
一心追求却依旧不曾得到,使人在每一个日夜里都把她牵念。
那一场思念是怎样的悠长啊,让人翻天覆地都不足以入眠。

按《集传》:“采,取而择之也。”
按《集传》:“琴,五弦或七弦;瑟,二十五弦。皆系属乐之小者也。”琴瑟皆为乐器,在这里以名词作状语了。按《集传》:“友者,亲爱之意也。”也就是亲近爱慕的意思。
男子追求不成,难道就已经放弃了么?当然不是。你看,又回到荇菜上了。依旧是兴的手法。他不放弃,所以继续要去采摘那些荇菜,也所以就要继续去追寻那位姑娘,用音乐去向她“琴挑”。
第四章意思便可做如此的理解:
那长短不齐的荇菜呀,叫人怎么也不能把你放弃,就要随着你左右的摆动去努力采摘。
那娴静美好的姑娘呀,依旧要去努力追寻,就在你的面前拨弄着琴琴,向你诉出衷肠。

按《集传》:“芼,熟而荐之也。”
按《集传》:“钟,金属鼓革,属乐之大者也;乐,则和平之极也。”
追求诉衷肠时是琴瑟之小乐,等到追求到手娶回家的时候,这位男子果然兴奋不已了,所以敲钟打鼓兴高采烈,这里便用了钟鼓之大乐。年轻男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后苦而后甘,才会尝到爱情果实最终的甜美,在这篇《关雎》中娓娓叙来,又是何等之真切?何等之纯洁?古之儒者生怕被人学出这番道理,却要以“后妃贤德”来训之,真弄巧成拙耳。
这最后一章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:
那长短不齐的荇菜呀,就从左摘到右,一点一点要把你采回。
那娴静美好的姑娘呀,我也高高兴兴地敲着钟鼓,把你殷勤地娶回家门。

纵观全篇,这一整首《关雎》,讲述的就是一个年轻男子对一名女子的慕恋。在诗的末尾,他俨然是把这名女子迎娶回家了。然而,这是实景?还是梦境?牛运震先生曾说:“辗转反侧,琴瑟钟鼓,都是空中设想,空处传情,解诗者以为实事,失之矣。”《诗经》写男女之情,多用虚拟,且是有首有尾的圆满结局。而这份虚拟,恰恰又是这些民歌最可爱最纯情的一面,是精神理想的完美象征。
兴的艺术手段贯彻全篇,是整首诗又多了一重浪漫的气息。采荇,与追寻自己的恋人,已经完全融合于一体。最有趣味的是,正是这早期诗歌的原朴,写就了男子苦苦慕恋情人的纯真。将女子的唯美意象,作为“君子”的理想追求,这也许又是屈子《离骚》比兴香草美人的一个重要启示?相比于后世那纯粹的男权世界里,文章底下尽是一片男子纵欲于女欢之间的俗滥,这一部《关雎》之歌,又是怎样的纯美恬静呀?
近人傅斯年先生在《诗经讲义稿》叙其大义时,认为《关雎》篇章是“叙述从‘单相思’至结婚,所以是结婚时所用的乐章”,大抵可信。


 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静之殇
  2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贵宾 帖子:1051 积分:1748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9-6-27 9:28:17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0-4-29 11:52:56 [只看该作者]

乖,赏个暗蛋


 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