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前几日,一位许久不见的友人在我的QQ上连着两天在线。
于是,随手打了招呼,却意外得知,他辞去了工作,是临行的前夜。
问他有什么打算,说是将去山间寺庙住一些时间。
虽是意料之中,却是情理之外。
意料之中,只因之前就曾得知,他曾在山里寺庙住过一年了。情理之外,却是有感于他的举动超越了种种尘世的羁绊,于我看来,难能可贵。
世间人往往多有遁迹之念,然而,少有能放下手中所有真正去实行的。因为,对于现实来说,要抓取欲望尚且感到时间来不及,如何能抛掷大把光阴,去“虚度”那一段时光?
在讲究履历需要填满每一寸光阴的时代,人人都是无所遁形的。
我问他:将会住多久呢?
他说,要随缘。
于是,我又问:会出家么?
他说:或许。
出家了知会一声,我说。他说一定。
我道:“我仰慕出家人。”然后又加了句“是泛指”。
他赶紧回:我没有误解为你仰慕我。
俩人不禁都笑,然后,双方大概都如释重负。人心往来之间,藩蓠竟如深渊。我们都需要超越性别以相对,才有更高境界的相知和坦然。
夜深的时候,他说在煮汤圆。
在等它熟时,我对他笑言:你煮了汤圆,一会儿只会吃到糊糊。
结果,几分钟后,竟然真如我所预言。不禁失笑。
在离别之夜,他却煮汤圆。这个举动在我看来,颇有意味。在那样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,是很难吃到一个圆满的吧。或许是上天冥冥之中予人的一点玄机,只待你我予以堪破。
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给人以意味深长。
告别的时候,他说:今后会很久都不方便上网了。
我说:明白。是该如此。
如果我出家了,你定会黑了我。他以肯定来期望得到否定。
我微笑:不。我不是那样的人。
静默之时,他说道:如果我很长时间不上来,别删了我的QQ。
我说,不会的。
结束时,我们互道安好和祝福。然后,我看着他的QQ变成了灰色。
就这样无意之中,送一位友人远行。不由想起那一句: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,一壶浊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……
二
昨天,另一位有些时日不见的友人和我打招呼。
他说,去了普陀山游玩,问离我所在近么?
我却回答不上来。因为,虽然同处一省,对于我这个地理盲来说,即使是隔壁,如不相知,也恍如天涯。
他发给我看普陀山的百度百科,给我看那里的图片,述说自己所行的感受。
最后,他告诉我,那里很适合我去。
我讶然。
因为,我一向不喜欢那些名胜景区热闹的寺院,对于收受门票,引游人烧万元高香等之类的行为,只会使我一次次的远离。
他却说,其实不然。普陀山算是人间一块净土,幽静,少有商业污染。
我莞尔。如若真能这样,倒是好。
他认为我应该去那里住上一年半载,“那样你的文字会更加轻灵、飘逸。”他说。
我想起那个远行的友人。犹豫半晌,却仍觉得于我那是一个奢望。
友人殷切怂恿,知道他一贯对我的好意和那一份已不掺杂杂质的情份,心里也是感动。
或许,那样的一块净土,只能存于我的心中。
三
晚上在线看资料时,看到一个非常久不见的友人在线。(好像我的友人大都在时光之中若隐若现。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,或许便是如此吧。)
只是,以前偶尔交谈,也知他忙碌,见他偶然上线,都觉得其必定有事或有人需要交谈,便没有上前打招呼。
然而,过了半晌,却意外收到对方的消息:还好吧?
急忙打字作答之时,对方却已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下线了。
一时间不禁发愣。
习惯了隐身。还习惯了隐身也要人敲我的门,才会上前作答。
不是我故意冷淡,而是本身就是清淡之人,如果不是刹那间的酒逢知已千杯少,与人交往大都处于若即若离之势。
然而,事实表明,我的几个友人大都不介意我的淡然,几年来,还能予我以关怀和温暖,想到此,心底仍然充满了感激。
虽是立秋了,天未凉,各人也需珍重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8-10 14:20:47编辑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