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琴弄曲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。但勤学苦练对一个人来说便是考验。
看似简单的琴弦要想弹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很长时间。而其中基本功尤其重要。谨记欲速则不达。
最近练琴发现自己很多问题。昨天老师给着重讲了练琴的注意事项很受启发。
今天上网搜到了一篇博文《古筝的注意事项》,看了以后有茅塞顿开之感。文章中标红的部分都是自己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,要求每天读三遍,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态度。
首先是音准和节奏的训练,这是学习音乐的基础,自然也是学习弹筝的基础。习筝就应从熟悉弦位、了解音高及简单的节奏练习开始。要想会弹,首先就要会唱。音高唱准、节奏唱对,让后再用手在筝弦上按指法弹奏。
弹奏练习曲之前,要了解技术要求,有目地的进行练习。联系中手型要保持自然,克服紧张和急于求成的情绪。身心放松是练习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,耐心、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基础。
人的手指必须通过经常的练习才能保持灵活性,筝的技巧练习只有通过艰辛的训练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。练习切忌‘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’,要求每天坚持不懈。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,专业练习每天8个小时左右,业余练习每天一小时左右。练琴的时间与过程应根据手的疲劳,有间隔的休息,切不可过度疲劳使手的肌肉劳损,练习中适当的短暂休息是不可或缺的。【一般练习30分钟可休息10分钟】练习时间是基本保证,但没有方向、没有控制的练习则是浪费时间。因此练琴时应精力集中,专心致志,这样成效才会更明显。
音乐是声音的艺术,追求优美的琴声是我们练琴的目标。弹弦发音是否纯净优美与触弦的角度和力度是紧密相关的,练琴时专心用耳朵去听,听音准,听音色,听音质,训练敏锐的耳力,用耳朵辨别声音的优劣,进而调整技术,这样不断有质量地提高。
节奏是音乐的精髓,节奏感是音乐的基本才能。因此节奏感是学筝的基本课题。节奏训练是用心灵去感悟灵活多变的音乐节奏,然后进行不停的节奏练习,自如的掌握各种变化的节奏性,培养灵活的节奏感。
学琴的进度如同阶梯,顺级升高,循序渐进。应避免跳高和拔高的突进,否则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坏毛病。慢速的练习是练琴的基础。一首练习曲或乐曲在练习之前要先读谱,了解曲子的速度、节拍、节奏、强弱、指法、乐句等等,然后放慢速度进行视奏,力求不弹错音,不弹错节奏,较准确的弹完全曲。其中如有难点,可以重点练习,难点解决后再把前后句连起来弹,通顺后再解决下个难点,直至练好全曲。慢练是基础,在此基础上逐渐熟练,逐渐巩固练习的速度和技术要求,进一步达到音乐表现的要求,逐渐较完美的表现乐曲。
乐曲的表情常通过力度、节奏、强弱、音色等的技巧性变化来体现层次和表达感情。力度强弱的变化是音响变化的具体表现。因此乐曲中要分清更弱pp、弱p、中弱mp、中强mf、强f、更强ff的变化和区别,以及渐强和渐弱所要表达的过程,学会安排力度的高潮和表情上的高潮。
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,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有目标的练习,始终不懈、全神贯注、精神集中的练习。同时,练习要讲究立见成效。美妙的音乐是通过不断艰苦练习的过程达到的。